今天的精神非常好~!
操過兩天後,有床睡的感覺真是太美妙咯~一早下樓,遇見的是一位帥帥的正在用iPad上網的大哥Mr. Futami,他曾在台灣工作一陣子,是個開朗笑容很讚的老兄。
這位是Mr. WATABE,稍微有點內向害羞,不過也是個主動積極認識新朋友的好傢伙!
趕著要出發去京都御所,時間不是很夠,不然是想和他們兩位好好聊聊再出門。
清晨的月光莊,多彩的床單看起來真是可愛。
AM 08:40的國民公園京都御苑,銀杏更勝紅葉!
陸陸續續,已經有人開始等待進入京都御所。
三天沒洗澡了,油油的頭髮整個下垂平貼在額前。
御所內,某處的古井蓋子,不知為何有燒焦的痕跡。
御所的精緻,非一般神社寺廟所能及,更為紮實,更加精準,用料更好。
正式導覽前,參觀民眾都要在休息室等候,這裡不但有明亮的空間,同時也有乾淨的WC與小賣部和自動販賣機,出發與結束導覽都會經過此處,很方便。
我們的導覽員,是個風趣的解說員,全程絕無冷場的一直賣力解說,稍稍微有點擋到下一團的時間,但也因此,我們這團有更多的導覽時間慢慢欣賞。
左邊的是小門,右邊的是比小門還小的休息室
御車寄,按照規定,來訪者一律在此下車等候接見,所以我們也從這裡開始導覽。
諸大夫間
重點在於古老的紙門繪畫,(個人感覺)這時候的水墨畫,已經開始慢慢脫離中國的影響,呈現出更多的留白與部份特寫。
我們這團人數不少,但是已經是本日唯一沒有滿檔的一團
圍牆上的二葉松,這是我的庶民視點
諸大夫間全景
就是一堆大夫聊天打屁的地方,前面應該可以這塊空地應該可以踢場五人制足球吧
新御車寄門
門上的飾紋既繁複而又簡潔
日華門
就是紫宸殿的右側門,視線穿過日華門,門中的小門是月華門
新御車寄全景
承明門
用著漂亮的橘紅色漆成,莊嚴卻不沈重
皇家花紋
這個花紋應該是菊花吧?(有誤請指正),常常出現在祭祀著皇家的神社,各家的神社花紋都不太一樣,但是唯一會重複的就只有這個,話說大阪天滿宮也有使用,關係如何就不清楚了(待查證)
沒辦法進去拍的紫宸殿(婀阿)
交錯而不平行的屋簷,大量的使用在各處門與建築之間
建春門
春興殿
屋頂是奇妙的湖綠色,印象中是作為倉庫使用
宜陽殿
交錯而不平行的屋簷,大量的使用在各處門與建築之間
小御所
主要是作為舉辦皇子的元服儀式(成人式),以及接見諸侯使用
清涼殿
平安時代的戀愛故事都由此而起,天皇都在這裡日常起居,吃飯喝酒把妹之類的劇情都在這裡吧
建築物本身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建築的手法比較傳統,能看到平安當時建築物大體上的風格
清涼殿,老人家也看得很開心
唉……睡個覺也還真多層簾幕擋住,雖然應該是十分舒適還兼顧隱密性,不過聲音還是會傳得很遠,說夢話和那個時要怎麼辦
兩側有許多廂房,不知當時住的主要是哪些人,能如此貼近天皇生活
紫宸殿的後側邊門,閃耀著金光
御池庭
正對著小御所以及[足就]鞠庭。是夏日清靜的好所在,穿過櫸橋,對面有個幽靜隱密的小涼亭,適合需要獨自思考的時候。
御學問所以及[足就]鞠庭
左起
小御所、[足就]鞠庭、御學問所
嗯…聽取國政,認真學習工作之餘,也不忘記休閒娛樂和鍛鍊身體,天皇活的很樂活阿,真是好現象
御三間的古屏風
感覺已經脫離唐風,開始有抽象的空間感出現
御內庭
不知為何,小橋的對面總是隱藏著精巧的涼亭,置身其中,與冷靜的石燈籠,可以享受一人的清幽。
御三間
御三間的古屏風
御三間與置身其後的御常御殿
京都御所,滿滿的宮殿風情,與雕樓畫棟熱鬧的中式建築相比,實屬於清靜內斂的氣氛。
接下來,動線上的皇后宮常御殿因為要整修,所以被隔離起來無法參觀,帶著不捨,我往仙洞御所前進。
京都御苑每顆樹木,盡情的伸展枝枒,京都選擇了支撐與保留,不讓樹木受上任何一刀。
長長長的圍牆與清澈的排水溝
拍的正開心,想找個好位置拍照,就站上了皇后門外的石板,一時警報聲大作,才發現我遮斷紅外線,觸動了下面角落的紅外線警報。
仙洞御所入口處半黃半紅恰到好處的楓樹
現在回想起來,堪稱京都最美的一株
御車寄
仙洞御所的入口休息處,就像是個古老車站,古樸安靜。
這裡是退位後的天皇養老的地方。現在這個三層的御車寄建築,與大宮御所相連,成為外國元首造訪京都時的下褟之處。
另外,仙洞御所只開放秋天,這次是運氣好才得以拜見,Lucky~
就連休息處的小賣部都像老雜貨店一樣經營
這次這團人數少了許多,大概是仙洞御所較不是那麼廣為人知。
樹根與苔蘚,光與陰影
皇太后的居所,御常御殿
北池
有著美麗草皮與楓紅環繞的小池,當退位天皇隱居又新庭時,可以盡賞北池四季的變化。
承接阿古瀨淵,而有了流動的新鮮活力。
今天的天氣真是好啊,來的正好。
八之橋
以春夏之際垂下的藤花聞名,十分美麗。
紅葉橋正如其名,被連綿的紅葉包覆,置身其中是一片紅葉海。
南池旁的枯櫻,期待來年的春
礫石堆成的石灘,在日本並不少見,但難能可貴的是,每顆礫石都平整的舖平在地面上,呈現出一種不雜亂而又柔和的氣氛
醒花亭
是小野小町與深草少將約會得地方,我這視點叫做咬手帕視點。
柿本社
祭祀萬葉詩人柿本人麻呂的小社,某退休天皇應該是他的粉絲吧
這個似乎是祭祀某位土地神所使用,用以表示四季的變遷,相當古錐
又新庭
退休天皇就是在這當個窗邊族啦
然後我又回到了出口
帶著滿足,離開了仙洞御所,就連這時的烏鴉我都覺得可愛無比。
時間已經過中午12點,肚子不餓的我,帶著愉快的腳步,晃進了位於京都御苑內的舊九條家宅邸遺址拾翠亭,據說當年不知道哪一年四大家族的九條家,輝煌至極,現在的遺址,只能算是別館的一部分。
有一個平台與水池庭園,是古典貴族的優雅的無上享受。
我離開御所與九條家,往二條城邁進,帶著違和感想著,二條城可是德川家康的城池,也是長年控制天皇的幕府中樞,雖然建造當時的說法是要保護京都御所,稍微有點常識就知道是虎爛的,兩個地方距離如此接近,對當年的天皇來說,這還真是倍感壓力辛苦的生活阿。
下面這個?是二條城對面街的排水溝,乾乾淨淨,也有著輕鬆小巧的河堤公園
回頭一看,二條城對面的京都國際HOTEL出現白衣神官模樣和一台華麗的古典式禮車,這到底是?某種儀式嗎?
因為不懂,所以我繼續往二條城邁進,沒有誇張的護城河,也沒有高聳驚人的城牆,這就是我對二條城的第一印象
東南隅櫓
防範用塔樓
唐門
正面望過去有多重層次的結構,是我所見到的唐門中,屬於低調優雅的一款
背後傳來觀光客的驚呼,尋著聲音方向望去,這不是剛剛的禮車嗎?看這陣仗,分明就是結婚儀式阿,只見旁邊的觀光客不約而同拿起相機猛拍,阿娘威~結婚請慎選方式及地點阿……
要說場面有多慘烈熱烈呢……
除了上面那張相片用三腳架裝著攝影機的黑西裝男,剩下的都是和這場儀式毫不相關的卡麥啦桑,看看新人都尷尬的別過頭去了……呵呵哈哈
這種屋頂疊疊樂建築真的還挺有意思的,總覺得有種大型道場習武之地的威武氣氛。
城內是禁止攝影的,所以我只能告訴各位看官,這兒的空間區隔是用天花板的花樣決定,譬如說牡丹花樣就叫做牡丹之間、槿花花樣就叫做槿之間,外觀雖然樸素,內裝很低調豪華的~
二之丸庭園就比較LO一些,低調低調~德川家康的低調人生阿
內堀護城河的鯉魚都很期待觀光客的麵包飼料之類的,紛紛靠了過來,倒也不會覺得沒搞頭就一哄而散,真是悠閒的魚
本丸御殿
阿勒?是木造的!好像不是很堅固,以最深處中心的建築來說,還真是像極了民宅…
登上據說是天守閣的遺址
放眼望去盡是樹木
城內的本丸御殿真的很簡單低調的分散於其中
如此簡單真是讓人難以相信
從西橋出去,往北中仕切門方向過去,是定期舉辦茶會的地方,而平時則有抹茶小店提供茶點,西照日非常強烈,一個人在此小空間,即使沒有生意,也要堅持形象招呼客人,還真不是輕鬆的工作。
清流園
位在城的北方,池小而景廣,是個漂亮的地方
阿阿!這不是剛剛的新人嗎?原來二條城代辦婚禮的地點在這裡阿,出入口都有人員看守維持秩序,不過仍然擋不住其他望遠鏡頭卡賣啦桑的快門攻擊,雖然是個漂亮的好地點,不過一堆覺得好奇的外國觀光客都會停下來拍照,臉皮不夠厚還真的挺讓人害羞,還是恭喜他們囉,畢竟他們的結婚紀念照會比預期的多出數十倍吧~囧
我慢慢散步往出口處,樹木的影子告訴我現在的時間慢慢晚了,是時候離開往其他地方
兩位穿著工作和服的女性迎面走來,抱著像是餐盒的保溫箱,應該是婚禮的伴手禮吧,到底會是什麼呢?真是讓人好奇,如果我的日語再好一點就可以問問看了~
離開二條城,我往晴明神社出發,這裡雖然不大,但是非常有名,許多乞求消災解厄的人都會參拜此處,香客絡繹不絕。
奉祀的是平安時代著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這個角色時常出現在各大神幻古裝劇中
門口的燈籠,代表的是傳說中的前鬼與後鬼
左邊的銅像,就是安倍晴明,這……和最近上檔的源氏物語千年之謎比起來……小鬍子的部份倒是挺像的~
沒在晴明身邊花太多時間,我往西陣織會館想欣賞和服服裝秀,就在會館前,一群和服貴婦側面走來,距離雖然遠了點,依然可見其和式好野人的姿態,阿阿,為何我當時想到的是午後劇場的欠腳婆婆呢?!現在還是覺得好像~
有點可惜的是,時間沒抓好,到達的時間還是早了半小時,無奈下只好棄和服秀保天滿宮之行 Q"Q
這個機車好漂亮好想要,比台灣的便宜些,不過該如何送回台灣並且報稅掛牌呢?下次來研究看看。
北野天滿宮
祀奉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神社,香火非常興盛,一之鳥居入口處的燈籠數多成列頗為典雅
樓門前
有兩三家小攤販賣著經典小吃
和道真淵源頗深的牛,依稀記得道真喜歡以牛代步,這個牛還非常有靈性,會護主還會自動導航至家,該怎麼說呢~總之有些人還願時,會送銅牛或是石牛,而這隻銅牛在觀光客的撫摸下,就變成現在這副閃亮亮的模樣囉。
來日本後第一次吃到的章魚燒就獻給了北野天滿宮前的這攤,也是最好吃的一攤,那個章魚超級大塊,之後吃到大阪的原子核章魚燒時我都好懷念這家~Q"Q
日本妹不知為何一直看我(是很帥嗎?)
Got chu~
和大阪相比
雖然比較小顆,但是章魚反而比較大塊,也比較沒有粉味,美味極了
進入神社中心,參拜觀光客還真是不少,總之先四處走走看看吧
拜殿前
咦?好像要排隊?Why?待會來看看
某人還願送的石牛
沒開放的寶物殿
拜殿的大門前
以道真最喜歡的梅花作為花紋妝點
剛剛的排隊人潮就是為了謹此一條的參拜用鈴,嗯…一定非要在這裡參拜嗎?有這麼靈驗阿!
所以這裡的繪馬和護身符也比較貴呢
既然不拜,那我就四處走走看看神社內的景緻
我走出神社後門,跟著景點介紹書的推薦,來到這家烤麻糬天神堂YAKIMUCHI,聽說賣完就休息了,這時候大約16:00,我說…不會吧…章魚燒也消化的差不多了,這叫我該情何以堪…
那~就往附近的平野神社去走走吧,祀奉平野天皇的神社
嗯?是櫻花標誌呢,和皇室花紋不太一樣呢,據說神社境內有五百棵櫻花樹,春天時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能賞櫻,光是想像就覺得十分迷人。
果然,皇室花紋還是會使用的
這顆樟樹說是鎮壓鬼門出入口,古來樟樹就有對環境驅蚊蟲的效果,類似的鎮壓邪氣的樟樹,記得在南投集集也有一株
平野神宮離金閣寺不遠,想想還有些時間,就慢慢晃過去了,不愧是著名景點,附近的人行道連走路都覺得人太多很擁擠。
境內的紅葉滿天,長長的步道是一片多彩。
這張照片,得來不易…囧
鏡湖池前滿滿的人潮,沒有攝影的好地點,只有高舉的雙手和心眼!
意境有出來的陸舟之松
金雞獨立
隱藏在楓紅中的金閣寺後
滿寺紅葉不斷就是金閣寺的最大特色
太陽已經下山,我又稍微迷了路,繞了點遠路,拿著別的民宿提供的地圖,問了一位日本大叔,才找回這裡,有種越夜越輕鬆的感覺~
日本的咖啡牛奶都不錯喝
月光莊的主人賣的沖繩清酒 泡盛 瑞穗,一千元喝到飽,還挺好喝的,很容易使人發笑放輕鬆,平價好酒。
有酒精的催化就很容易多聊些話題,在月光莊的晚餐是每人六百元的團體火鍋,很輕鬆的一餐,除了爛醉以外。
還展開了日語、英語、中國話、手語大教學,不知為何,大家都懂了,忽然之間沒了國界,巴比倫的詛咒被酒精給解開啦~
於是…在一片混亂中,我學會了
YABARA:means drunken like a shit
YABARAI:means drunken as sexy and charming
左起(基於隱私權原則只有綽號)
我、今Ima chan、MASA、誠Sei chan、sorry我忘了、大地
YUKI桑、山本桑
親切的店主也叫做大地,和可愛的助手(不知道名字)
螃蟹豆腐鍋
蔬菜海鮮鍋
吃到一半才加入的Chi chan
話說我醉了以後東西沒吃多少,沒食物墊胃結果醉得更兇,MASA明明啥酒精都沒喝,卻也搖搖擺擺晃近鏡頭,真是怪了
左邊的女性三味線談得很好,在我醉得很歡樂時還拿給我彈看看,是個外表狂野內心屬於溫柔大姐的那型
很早就醉到不行的大地
有印象,但是就是想不起來,糟糕糟糕
Sei chan外表年輕,卻也29歲,已經是兩個小孩的爸爸,最大的一個也四歲了,真是個歡樂的爸爸
阿幹…中間那個真的沒印象,只記得他有問我從哪裡來,快收攤了其實也沒說上幾句話,放棄回想 o…rz
唔~月光莊收攤後,其他人又到旁邊的小酒館繼續喝,我則是在剛剛吃火鍋放著暖爐桌KOTATSU的地方,躺上店主大地鋪好的毯子,沉沉睡去~
嗯~我的醉後記憶真他媽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