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鍵盤很有名,因為很貴,很少人願意入手,一般人頂多就是稍微試打看看,如果不是使用過多種鍵盤,其實很難懂得這隻鍵盤的好處(當然缺點也是)。
鍵談坊和老貓測3C都有許多討論,也有細部照片和壓力分布圖,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介紹,我就不多做技術部分的琢磨。
大部分blog都說手感很難形容,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把一般評斷的標準拆開就好,形容詞用的精確些,有比較的對象就容易懂多了。
下壓力道:因為有30g、45g、55g的內部彈簧差異,印象中Cherry MX click tactile(青軸)specification的觸發壓力記得是50g(以前網頁有寫,現在找不到,有誤請指正),但是realforce的55g下壓所需力量感覺比青軸更輕盈。
下壓穩定度:非常好,鍵帽穩定不會左右晃動,這是軸心公差小而且材質強度(Stiffness)佳的證明。
下壓段落感:其實是有的,就是下壓約0.5 mm時,電容開關的橡膠下壓時會有一個突破的反饋力量。
下壓觸發點:下壓約1~1.5mm就觸發了,是用過的鍵盤當中最早觸發的,比Cherry MX Linear(黑軸)更早觸發,Reset點就更延後了,差不多必須完全離開鍵帽才會Reset。
觸底感:就~導電橡膠用的很好的薄膜式鍵盤的觸感,觸底力量輕巧,只是因為下壓重量非常輕,讓使用者產生不同於薄膜的錯覺,類似的觸感在HP或是DELL某些搭配server的鍵盤上會出現,SUN Solaris的鍵盤或許Q度有像,但是比較沒有觸底的震動。
回彈感:太輕了,以致於有時會忘記要把手指再拿開些。
鍵帽質感:一樣是PBT,但是比Cherry原廠的來的輕薄,而且表面顆粒處理比較細,摸起來有點柔滑的觸感,敲擊的感覺當然是PBT一貫偏厚實的手感。
鍵帽印刷:熱昇華,第一次使用沒有概念,與雷刻相近的上色概念,只是加熱的方式與染料各有不同,觸摸感覺是熱昇華比較不明顯,幾乎感覺不到蝕刻的痕跡。
個人評價(不談售價、不談鍵帽配置方式)
優點:觸發點極早,重量分配適中,讓整個鍵盤敲打的手感都十分一致,可以進行摸打的方式,就是連壓到底都不需要的飛快蜻蜓點水打法。
缺點:LED藍光很亮很刺眼很笨,Enter和Right Shift的傾斜角度很接近,經常會分不出來按錯,然後就是103U沒辦法轉成PS/2接頭使用。
結論:Topre Realforce 就是頂級的薄膜式鍵盤啦!除了Trigure觸發點提前以外,Reset點也延後了,適合根本不想下壓到底,手指關節容易發疼的人!電容什麼的,就只是讓按鍵不用觸底就能觸發電容式近接開關的方式!說破不值錢,但是還是很貴阿!
Topre Realforce商標
採用的是我最不喜歡的高亮度藍光LED
右邊的Win key拿掉了
採用的是一字型Enter,也就是歐洲配置
左邊的Win key縮小了,並且採用Vista/7的內凹凸點設計
使用照
目前服役於我的辦公室桌上,全部都是霧黑色調,只剩下右邊的螢幕還沒機會換。
另外提一點,就是「F」「J」這兩個按鍵上面的凸點,採用的是我比較喜歡的在鍵帽下緣凸起一條底線,而且realforce的這個凸起還處理的挺平滑,感覺若有似無,我個人是覺得還不錯,只是變得有時會摸不太到FJ。
Reference: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ix=heb&sourceid=chrome&ie=UTF-8&q=topre+realforce+103U
http://www.iqmore.idv.tw/topre-realforce-103-capacitive-keyboard-review
拆解!
http://blog.xuite.net/xmas0083/rururu/36635782
Cherry MX specification(內容比以前少了)
http://www.cherrycorp.com/english/switches/key/mx.htm
新品賣店情報!
http://www.topre.co.jp/products/comp/index.html
便宜便宜~下次造訪的目標就是AD2000和Realforce~~如果Monitor也有遇到好物的話就順便啦~
http://kakaku.com/item/01507010105/?cid=shop_g_1_pc
阿!為何感覺台灣的103U在外觀配色上輸掉了!
http://www.facebook.com/pages/Topre-REALFORCE-Keyboards/23396678995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