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月光莊的店裡冷醒過來,發現和我睡一起的朝河兄和我呈現互拉同一條被子的狀況,我放棄掙扎,帶著宿醉緩緩起身,把我昨夜的棲身之所紀錄下來,朝河也隨後醒了過來,小聊了一下,朝河找出一本書跟我介紹他之前騎單車環台灣所寫下的投稿文摘,昨天晚上朝河(孝元)和我趁著酒意聊了不少,不過早上我覺得實在頭痛反應不太過來,沒有再深入的多聊一些朝河就出門了,有些可惜。
酒精還是適量就好啊,不過喝醉的話,真的會讓人忘記喝了幾杯,而不自覺過量,慎之慎之。
我在月光莊的店裡冷醒過來,發現和我睡一起的朝河兄和我呈現互拉同一條被子的狀況,我放棄掙扎,帶著宿醉緩緩起身,把我昨夜的棲身之所紀錄下來,朝河也隨後醒了過來,小聊了一下,朝河找出一本書跟我介紹他之前騎單車環台灣所寫下的投稿文摘,昨天晚上朝河(孝元)和我趁著酒意聊了不少,不過早上我覺得實在頭痛反應不太過來,沒有再深入的多聊一些朝河就出門了,有些可惜。
酒精還是適量就好啊,不過喝醉的話,真的會讓人忘記喝了幾杯,而不自覺過量,慎之慎之。
今天的精神非常好~!
操過兩天後,有床睡的感覺真是太美妙咯~一早下樓,遇見的是一位帥帥的正在用iPad上網的大哥Mr. Futami,他曾在台灣工作一陣子,是個開朗笑容很讚的老兄。
這是哪?我在小樹叢的背後迎接天亮,之前說過我以為現在是6:00,其實已經快7:00,今天的早晨很不一樣,是有Camp Service的,快七點時,一個穿著制服的年輕人,來到我的帳篷,輕聲呼喚,希望我能儘快離開,還跟我強調今天有活動會有波麗士大人,再次強調波麗士,你懂得吧?OK,我懂我懂,我跟他說差不多15分鐘後就要離開,沒問題~似乎是他的強調得到了理解,他就很放心的離開了,真是好現象!一早就有與眾不同的遭遇!呵呵呵呵~
這裡是京都博物館旁邊的小展館,我在他的後門屋簷下找到這個隱蔽的小地方搭起帳篷,昨夜風不停,我的夏季帳篷一直有風吹進,冷到不行…
呼…我看看手錶,時間是5:00,其實當時我是錯的,我忘記調整時差,直到三天後才發現,所以事實上是6:00,要說我怎麼醒來的呢?請選擇~
a. 凍醒的 b. 被吵醒的 c. 其實我沒睡 d. 以上皆是
我總是知道答案然後答錯,無論如何,這個時間開始有修行者進寺廟早課,路上的車輛引擎聲也逐漸增大,我也該從這帳篷溜出來去找我的早餐了,
These following records from 1/10 ~ 10/10 shall be translated as English afterward.
-------------------------
年過卅二,10月份時終於拿到人生第一本護照,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國外自助旅行,也完成第一次平安歸國,等級上升到 2。
Ya~this is my 1st foreign travel to Shanghai,
Why do I ready to use English to describe Shanghai, In short, I would like deliver the impression to other friends/strangers in foreign.
For me , describing Shanghai needs to be cooled down, or could not objectivly form my thinking.
不知該如何說起~
本來我就很喜歡這種老東西,友人B貼個link,知道哪裡有得買,不小心就入手了(友人B is too)
據賣方說法,這是日本戰前所生產的玻璃沾水筆,使用時會稍有刮紙感,最好是先用2000號水砂紙打磨一下筆尖,用起來才順暢不刮搔。
前言,會買Diamond 540完全是巧合,本來只是拿到配重不錯的老鋼珠筆,但是墨水乾涸,想說買個Montesa的筆蕊試看看,就造訪了久未瀏覽的三文堂線上商店;這~沒看沒事,一看驚為天人,想說某中華民國眾多的紀念商品中,也沒幾樣真正實用而且可以用到下一個大概不可能有以後也不一定存在的民國百年,這也是難得的逸品,就入手了。
團體照,同場加映540與他的同事們
2011年端午,沒回家的我,臨時決定要來趟生平第一次的單車露營之旅,距離太近就沒挑戰性了,so~因為完全是晚上想到,第二天就出門,其實也沒啥準備,必須物品塞一塞,打著去去就回來的想法就出發啦~
(好想睡,打完一行就想睡了,之後慢慢補完吧)
除了小琉球外,從未踏出台灣本島的我,活了這麼多年,總算要擴大活動範圍囉;早在三週前就決定要好好認識一下蘭嶼,總是有些事纏身,不得不一再延後,前天,確認好天氣不會下雨壞了興致,做了些功課,決定好吃與住的時間地點後,就放心的定下船票,船票來回2000,單車每趟100,交通費實是不俗。
本週末天氣多雲,不知天公能否作美,還個撥雲見日,夜觀星辰。
今早的後壁湖天色略灰,海面平靜,是個適合出門散步的好日子。
最近對於拍照稍微有些心得,雖然是直覺居多,在2011過了四個月後的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之前的照片,覺得喜歡的照片倒是有些改變,與其說是構圖的增進,在下淺以為是能感覺到被攝人事物放鬆的一瞬間,被攝體放鬆才能融入週遭環境,不顯得格格不入,所以現在在下的鏡頭,喜歡趨向於1/8或更小的光圈,想把眼中所見皆收納,被攝體是背景,反之亦然。
久未更新,熊熊發現,Pixnet開始可以使用方形縮圖預覽,甚好,這樣就比較方便打些敘述,又不會顯得版面擁擠太長,至於敘述~有空再補上吧。